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2的文章

20220427催眠故事--當「要做就做到最好、不然就不要做」與「在一起就要開心、不然就不要在一起」相戀會如何?

圖片
在疫情又再度升起警戒的時刻,小鈺再次聯繫想要預約催眠,鑑於政府與疫情共存的政策下,欣然地接受了預約,繼續著與小鈺的緣份;非常感謝小鈺的信任,她是少數在遇見關卡時就會第一時間聯繫Elsa的個案。碰面後自然聊起了距上次催眠後的這段時日,原先還擔心著她的狀況,因她這次預約的時間比過去提早了半年左右,沒想到到在催眠過程中,發現擔憂是多餘的:目前的她比上一次調適自己的時間減少了半年!這才明白這次的預約原來是一次值得為她開心的相遇。 小鈺提到在上一次的催眠後,她便去了大阪,只是沒多後疫情爆發,她回台後就只能待在家,感覺自己被困著。這次想起Elsa,是因為看見有人分享探索前世的催眠經驗,於是毫不猶豫地預約,她也好奇自己與男友之間的因緣。此時的她說著「為什麼找不到想做的事?!」原來一直努力著的她,已攢到了讓自己無虞的積蓄,但總覺得提不起勁、找不到快樂? 在潛意識的帶領下,探索目前最迫切需要了解的問題。小鈺看見的她坐在沙發上吃著地中海三明治的畫面,她說出「感覺到好吃」時,Elsa真的很替她開心~因為她的感覺開關打開了!過去的她總是習慣壓抑感覺,在探索時中都能感覺到自身的情緒,而現在的她,終於走到開始向自身探索的時刻。眼前像黑霧般的畫面,裏頭的她穿著件大白T。傻笑著,也從意象中確認了目前的她並不是處於她認為不妥的擔憂裏,只是在放空。 引導小鈺看向出現一波一波、變大變小型態的黑霧時,看見的是小鈺目前對身邊的事物不感興趣、不想關心,就算有興趣也沒有動力去做的狀態。與小鈺核對時,她說沒錯,有好多好多這樣的經驗。Elsa提醒她:她在過去這些時日中遇到的所有不想動的情況都是正常的,因為目前的狀態就是不想做什麼,所以,請不要用身旁動力十足的人們的狀況來指責自己。多數人都會和小鈺一樣,過去的Elsa也是如此:拿著別人的尺來衡量自己的生活,於是覺得自己很廢、很無能,但若有機會透過催眠探索,就能發現,這些行為、思維,都是符合當下狀態的表現,根本不該被指責。 試著找出造成小鈺什麼都不想做的生命經驗時,小鈺看見自己穿著灰色T恤,懶懶的躺在床上滑手機:「覺得好無聊但又沒有想做的事」的樣子。問了這個懶懶的小鈺,準備懶多久呢?小鈺說到五月份。五月份的她開始去上了之前已繳了錢卻一直沒去的瑜珈課,身旁一起上課的阿桑們都開心的和她聊著,下了課之後回家打電動的小鈺說「很累,但很好玩、開心。」現實中的小鈺擔心著她會不會只去...

20220419遠距帶觀元辰故事--溝通不難,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難的是自己願不願意帶著尊重與接納對方所有意見的心態。

圖片
人在台中的小湘預約遠距帶觀的這一天,發來訊息詢問「老師,觀元辰一天做兩次可以嗎?」 Elsa不清楚在小湘印象中的觀元辰是什麼樣的概念,但在Elsa的認知:觀元辰是與自己的潛意識溝通的工具,所以想看幾次都沒限制,只是…是否有必要呢?!看到了、明白了就該去學著改善了,一直看、一直調整意象,若在生活中沒有行動,一切都徒勞無功,那又何必多花費錢與時間呢? 線上進行時,好奇的確認小湘稍早的體驗,她說她都沒看到、因為睡著了!催眠師說明的時間加上睡著15分鐘的時間,小湘的體驗就結束了。Elsa告訴小湘「或許是她最近很需要休息,潛意識才會安排她睡覺」,果然小湘說最近的確忙到不行。在催眠態中的睡眠,雖然短暫,但修復效果極佳,小湘也有深刻的體會到,很感謝這位老師讓小湘有了足夠的休息,才能精神飽滿的和Elsa一起盡情探索。 小湘行進在一條兩旁都有樹的大馬路上,在草皮上發現了一幢咖啡色、有3、4層樓高的建築,用遙控器打開鐵門後,一隻土狗懶散的坐在地上。小湘走近和牠玩了一會兒,土狗便開心的跟在腳邊。在狗狗的陪伴下,小湘欣賞著建築,有趣的是在此時,小湘在現實中養的狗跑了過來朝著她叫,她只能中斷去安撫狗狗後,才能再繼續。不知道是不是狗狗擔心失寵,趕快來宣示主權?! 客廳的擺設簡單,櫥櫃裏收納著許多咖啡杯,右手邊是模糊的,直到陽光照進來之後才見著木地板上有個放滿小湘喜愛的勵志與語言書籍的書櫃。窗外看見的是花園的影像。臥室是白色調、空間很大且有陽台,陽台上種了些,打開床頭的音響後,看見自己開心的模樣。廚房有個四口瓦斯爐,有米缸、沒水缸,男總管帶領著六位女僕共同幫她打理著元辰宮。 小湘說自己為工作與感情所苦,從進入意象時就發現,小湘是個怕自己閒不下來的人,每天都會幫自己編排行程、照表操課,而在經驗中明白:會如此安排生活的人,多半缺乏安全感。意象看見小湘在與人交往時有著自己明確的界線,不會輕易讓人靠近;她希望呈現給人的印象是大方、有能力與經濟實力的感覺,而這點,從意象看她的確有做到。 小湘的成長歷程還算平順,雖然家中給的資源只有在學習階段,但入社會後也都有著同事、朋友照應,讓她始終都能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走。忠誠度是小湘在篩選是否深入交往時的重要依據,朋友不少,總是願意帶給身旁人們溫暖的小湘卻總拒絕人家對她好,小湘說「可能是因為從小獨立慣了」。提醒小湘,若她願意學著接受別人的關心而不是一昧付出,除了有人能...

20220418遠距帶觀元辰宮故事--人們總會用著自己最習慣的方式生活,即使明知這樣做會對自己的身心帶來負擔,,而這些負擔最終將成為我們願意改變的動機。

圖片
M預約了觀元辰,期望能藉此改善健康與工作,接洽時說因為自己人在香港,所以選擇了代觀,說明之後,M雖仍擔心看不見,卻希望由自己試試看。在M過去體驗的某個課程裏,在老師的引導下,曾看到了一名老人,但不知「這樣是不是?」許多人都和M有著一樣的疑問!包含過去剛開始學習時的Elsa也是如此,「好像有看到」、「又覺得這好像不是…」…滿滿的問號;而多年的經驗累積下,Elsa明白:有疑問是正常的!因為我們從來就不知道『潛意識會如何呈現這一次的探索畫面』,每一次都可能有不同的細節!以Elsa為例,一開始畫面是靜止的圖像,接著像是被固定視角的監視器,最後,Elsa了解到自己最熟悉的是「看到感覺」。或許,這樣的說法有些謎,但許多謎都得自己去理解、才能真正得到答案;尤其是屬於自己的意象,只有自己多花時間與心思去認識、熟悉,才會在了解後暢遊在自己與眾不同的影像中。 正準備出發前往元辰宮時,M陷入了一片黑,Elsa清楚的感受到了她的擔心,請她仔細看了才發現這片黑有著漸層,在這片黑中M並不會感到不舒服,在放下擔心後她看見了一座模糊的橋。一道紫色的光吸引了她的目光,光源像是引導著她從黑洞裏走出般,當走出黑洞時仍舊是一片黑,卻因紫光散布在黑色裏,出現了黑中有紫的影像。紫色慢慢的變淡,成了偏白的光,慢慢觀察著的M發現這原來是一整片星空。畫面中的她穿著一身運動服,雙手枕在後腦勺,蹺著二郎腿,悠閒的躺在沙灘上欣嘗著這片星空,M也和她躺著、感受這令人放鬆的美景。 M說著「這身衣服是她平常不會有的裝扮」,而穿著運動服的M說「我特別想要自己一個人、躺在這兒是讓自己輕鬆的休息!」沙灘旁有棟兩層樓的白色別墅,有樓梯可以通行,邀請穿運動服的M一起前往,而她還想休息,於是M便自行前往。步道的設計很特別,沿路有路燈與屋前的燈光照明,門外有椅子與木凳。一道稍寬的深咖啡色拱型門卻讓M感到驚訝,因為門把是像古代門上的鐶。打開門的那一瞬間,因為屋內的黃光突然滅了,嚇得M趕緊倒退出來。退回黑暗中的M說著過去因為工作過度,將身體累壞了,養護了八年的時間,正打算著重回職場;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整個大環境找工作不容易,但她還是覺得對未來要有希望。礙於現實壓力,還是得要求自己為了生活而努力。準備重新進入的M,等待著從沙灘上慢慢走來的那個穿著輕鬆打扮的自己,因為兩個人一起進入就不會再遇到阻礙。 屋內有扇向著海的大窗戶,有著深色的皮沙發,茶几...

20220411VS釩排列Elsa學習心得分享--說與不說,都不影響學習;只不過「說出來」的力量,遠大於在心中明白!~不是Elsa說的,是Elsa曾在場域中親眼所見、親身體會!

圖片
原已抱定得順延開班的想法,在貴人們的協助下,除了解鎖滿班的成就外,也第一次有學員提出想列候補席位,另外,更順利的完成6個小時內排完8個問題的挑戰。 感謝大家一起協力促成這次美好的相遇。 這班的學員,很巧妙的有兩個家庭參與,也很有趣的都以「工作」為主要探討方向;只有一位是探索訴訟問題,卻在共時性的引導下,發現即使將學員帶來玩的問題雖然不同,卻都有著共同需要學習的課題。 有學員私訊Elsa:「原來不是每位個案都會寫心得,我好想知道每個人排下來的感覺!」沒錯,Elsa也覺得很可惜,願意分享的學員,Elsa也會很樂意的做出更多回饋。但Elsa告知學員:『我們必須學會尊重每個學員的決定。』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我們不清楚她願意踏出敞開內心這一步,已經花了多大力氣、做了多少準備?!或許,有一天當她願意說的時候,我們再來傾聽,這樣也很美! 這次的排列中,有幾位還沒準備好分享的,但沒關係,因為從場域中,Elsa仍舊學習到了很多。用了一些時間整理了這幾場排列,希望案主們有機會看看她們的人生故事,真的教會了Elsa很多,也期望從Elsa的整理中,能夠更多的觸動看見這些故事的案主與每個需要看到的人們,讓我們一起把自己的人生過的更好! 第一場排列【想知道是否該去上海工作?】 場上的案主,分明想留在台灣,但卻不知為何?認為在上海才能完成自己期待的挑戰。在場域上看見她是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雖然有著媽媽默默地陪伴,但想在爸爸面前有所表現、想用實際作為來讓爸爸看見她的能耐,要爸媽不為她操心。案主代表,一上場就頭痛、想吐,喊著不想面對!面對爸爸只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每個人都有著需要靠被認同來提升力量的過程,在過程中,角色會從父母、手足、職場同事、主管,慢慢的再轉換到伴侶、孩子,甚至會得「好兒媳病」,在伴侶的家人、朋友中要求自己的表現,到最後…,還是覺得找不到力量時,才會明白「被自己認同,才是最重要的!」 場域中看見案主根本不需離開台灣證明自己,只要她願意,在哪兒都能夠發展;對於現在而言,最重要的是案主必須先學會好好的照顧自己,不為了別人而思考及做出任何決定。 從場域上來看,在上海的她表現的不會比在台灣好,是因為和家人同在的台灣,能夠讓她感到安心;即使她透過努力,在上海力求表現也達到她理想的成功,但內心的空虛及受到的打擊,或許,可能形成她另一個需要調整的問題。 第一場的代表,將許多她藏在內心的話一一...

20220406催眠故事--當你忽略自己時,就是在告訴身邊的人可以有樣學樣的對待著你!

圖片
為了挽救婚姻的阿力,在朋友推薦下,找到Elsa預約了催眠。阿力目前與老婆的情況是暫時分居,但也已經提到離婚的選項。在進行後,Elsa提醒阿力:過去的經驗中也曾遇過帶著想挽回的念頭前來的個案,但探索後反而是甘心的放下;所以,Elsa不能保證結果一定如他意識所想,只能看見什麼、協助處理什麼。 進入催眠中,看見阿力自覺為了家庭付出是應該的、他也都一直盡心盡力的做著他認為是份內的事,但意象更明顯的是:他從來沒有正視過自己!於是,提醒他要學會將心思放回自己身上,不再只想著家人的感受、家人的需要,而忘了自己。 阿力提到在第二個孩子出生後,兩人的性生活不如以往,意識告訴他因為一再被拒絕行房,才會造成感情淡化。在潛意識的帶領下,阿力回到從前的住處;當時是住在岳父的房子,當時的他們為了照顧孩子而分房睡,畫面中的他鬱悶的站在老婆房門外,想進又不敢進,而屋內昏暗到連老婆不在屋內,他都沒發現。在阿力鼓勵當時的他勇敢地進去後,他才緩緩走入房內,地上堆著很多書。Elsa問阿力『老婆不在房裏,為什麼他還不敢進去呢?』阿力哭喊著:「為什麼會變這樣?」 走入房內的老婆,臉上沒有表情,淡淡的走過他的身邊忙著自己的事,一再地在他身邊經過,卻都沒有看見他。阿力上前擋住老婆的去路,問著「為什麼對我這麼冷淡?」面對這一幕的阿力有些崩潰,因為它並不單純只是老婆冷淡的反應,而是更多的喚醒阿力內心「一直沒有人關心他」、「沒有人信的過他」以及「為什麼對自家人或是老婆一家及自己組成的家庭中家人,他做的一切都沒有人有感覺?」 老婆見著他的反應有著心疼,但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Elsa請阿力自己告訴老婆他需要什麼樣的安慰,阿力說他需要一個抱抱。老婆聽了之後與他相擁,這個擁抱讓阿力深深的體會到「終於有人能夠體會他的感受」…老婆拍著他的背,讓一直希望被在意的阿力感受到被人在意的感覺;Elsa發現『阿力從來沒有把話說清楚』。於是引導來到過去兩人約定好要親蜜的場景,心急的阿力卻只能聽著老婆在說著孩子管教的問題,由於兩人得閒的時間並不多,當這些話講完時,不但沒能找到共識,阿力也只能不了了之的回自己房間睡覺。 看著認真說著教育理念的老婆,阿力的臉上充滿了無奈,Elsa引導他告訴老婆:「現在的我腦子裏只想趕快做兩人約定的事,其他事都已經沒腦子可以思考。」老婆聽了停止說話,但有不滿的情緒,因為老婆覺得這件事沒處理完她就沒興緻,如果現在給了那...

20220401VS釩排列故事--感到討厭的人與行為,通常都因其投射著自己不喜歡自己的某個面向。

圖片
案主換了新工作,由於與過去職務差異甚大,開始對這份工作的定位出現猶豫:究竟該當作跳板?還是該好好的做? 進入場域後,看見的是案主與目前的工作彼此都還非常的陌生,在職場中還在熟悉的階段,根本還談不上表現,但薪資從場域看到是還不錯的。代表案主的角色一上場就感到窒息,於是Elsa判斷場域中卡住的能量仍與家人有關,果然案主對於父母對弟弟的溺愛還是不平!而最重要的關鍵是,這份不平案主選擇吞下肚、不願意說出口。案主希望父親不要再幫弟弟,父親說他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只是對於案主與弟弟的愛展現的方式不同,而且,不會因為任何事而不幫自己的孩子。爸爸與媽媽之間的問題是他們大人的事,案主不需也不必干涉。在父親心中最擔心的,反而是案主因此沒能做自己。 【案主心得】 其實上次找老師排列就有問到現在的工作,那時候場域上呈現是我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雖然錢比上一份多),要再換到需要搬離家裡的工作才會比較開心,雖然知道搬離家裡的工作需要現在的工作經驗作為基礎,但心理上還是會排斥現在的工作 經過今天的排列後,我調整為感恩現在的工作,離家較近薪水也更好阿,雖然還需要一點時間適應,但我會好好跟它相處,相信會愈來愈好的,至於以後會不會再換工作就看緣分吧 我自己,會在意別人的看法而變得不敢表達自己,要學著把心裡話講出來,不然會悶死,不管是對爸媽還是弟弟都一樣,把該講的都講出來就好,對於他們的決定不要去干涉,不講出來反而會成為慣壞弟弟的幫兇 【Elsa學會】 對於工作一定要懂得感恩,而不是將工作當成在生活不順遂時的藉口。 我們看不慣別人的言行,是因為我們在自己的心中為這個人設定了「某種適當的舉止,才是這個角色該做的。」然而,這是屬於這個人的生命,又哪是我們可以干涉?甚至,我們又何必因為看不慣別人的生命劇本而改寫自己願來順遂的場景? 溝通有很多種方式,能夠說出口是很棒的事!但,若常年都不開口卻要求自己馬上說,這對自己也是一種為難。或許,善用line這樣的APP來當作溝通工具,也是不錯的開頭! Elsa想對案主說:當哥哥就好,不用當好哥哥!要求自己學會表達,對於家人學會尊重,然後,當自己又想插手「別人該怎麼做」時,務必要想起Elsa說的那句名言:『干你屁事!』  圖片來源:案主攝影     【和Elsa一起玩VS釩排列】~歡迎聯繫Elsa了解哦! 平日場:2022/4/20 -開放報名...